欢迎登录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第二临床医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成功举办急诊医学系列学术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点击:

11月21日至23日,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举办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暨专项培训活动。本次盛会涵盖多场专业学术研讨、技能实操培训、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及专家共识论证会,汇聚省内外急诊医学领域顶尖专家、知名学者及临床骨干力量,围绕心肺复苏规范化实施、急危重症精准救治、中西医结合急诊应用创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和急诊质量控制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研讨与经验交流,为推动淮海经济区乃至江苏省急诊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系列活动内容翔实、议程紧凑,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并重、区域协同合作深化的鲜明特征。在学术会议板块,作为核心活动之一的“2025年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彭城心肺复苏会议”,于11月21日至22日隆重召开。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志明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吕凌、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先池、学院副院长兼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燕宪亮等先后致辞,强调急诊医学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并寄语与会者深化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学术交流环节,美国 Weil 急危重症研究所原主任唐万春教授、全球复苏联盟中国区联络员陈纬国教授及国内业界权威专家依次作主题报告,聚焦心肺复苏领域前沿进展、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应用等关键方向。会议同步设置多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心肺复苏新理论与复苏技能规范化培训、ECPR临床应用、心肺复苏前沿研究热点等专题开展研讨,实现精准化、专业化交流。

    11月22日同期举办“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2025年学术会议”。会议首先完成专业委员会成立各项议程,学院急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徐医附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赵宁军当选主任委员。随后,市内外知名专家围绕中医适宜技术在急诊场景的规范化应用、中西医结合急重症救治临床实践、基层医疗机构急危重症血液净化护理技能提升等主题,开展学术讲座与实操技能培训,为中西医协同救治急诊疾病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急诊医学诊疗模式创新升级。

11月23日,“2025年徐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徐州市急诊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会议”顺利召开,徐州市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欣欣到会祝贺。省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急诊核心技能提升、临床指南更新解读、典型病例多维度分析等内容作专题分享,既有前沿理论的深度阐释,又有临床实战经验的系统总结,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高质量学术盛宴。23日同期举办“2025 年淮海经济区急诊专科联盟理事会暨学术会议”,汇聚 80 余家成员单位参会代表,淮海经济区急诊医学领域专家学者作区域联动建设专题报告,为深化区域急诊协同救治机制、提升整体救治能力凝聚共识。

    此外,系列活动期间同步召开《江苏省院外心脏骤停登记系统》建设启动会、《多巴酚丁胺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早期应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以及《心肺复苏动物实验专家共识:提高实验可重复性、报告标准化及临床转化效能》项目论证会。与会专家围绕项目建设规划、研究方案优化、专家共识核心要点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为推动急诊医学科研标准化建设、临床研究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相关领域创新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急诊医学系列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省内外急诊医学领域学术交流、技能提升与科研合作的高水平平台,更通过淮海经济区急诊专科联盟相关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通过专家专题分享、核心议题研讨、实操技能培训等多元形式,有效促进了前沿理论、先进技术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凝聚了行业发展共识,对提升区域急诊医学诊疗水平、推动急诊医学事业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未来,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依托相关学会及联盟平台,不断深化跨区域合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推动急诊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苏成磊;一审:李亦琛;二审:燕宪亮;三审:刘立忠